1、导热油泵泵轴在前端设置有填料箱,密封性能较为可靠,同时在轴承座中设置**械密封装置,因此大量的泄漏不可能出现、而小量的漏可以通过泄漏管口排出接收。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密封面跑合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2、输送介质传到导热油泵的泵盖和轴承上的热量,由泵盖和轴承座的表面散热,使轴承座的温度适应于轴密封性能的温度。因此选择导热油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
3、轴承座中设置有两个球轴承,靠导热油泵的泵叶轮侧的一个球轴承用所输送的导热油润滑,靠联轴器侧的一个球轴承则用高温润滑脂润滑:每个球轴承在运行3000小时之后,必须拆下用柴油清洗干净后,检查接触面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必须换新的轴承。靠叶轮侧的球轴承安装时,有防尘盖的一侧要朝向叶轮安装,开机前注入导热油润滑。靠联轴器侧的球轴承,用复合钙基高温润滑脂(ZFG-4),该轴承重新安装时,有防尘盖的一侧同样要朝向叶轮侧安装,安装时充填润滑脂(约1/2球轴承与壳体的空间)。在轴承运行48个小时后,要用润滑脂向轴承盖上的压注油杯注入补充润滑脂。
4、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在选择导热油时,首先要考虑的件事就是工艺温度范围。对于工艺温度在32ㄈ到350ㄈ(0-177℃)之间的用热系统,水是比较经济和常见的热载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结冰温度也可以被容忍,而在350ㄈ(177℃)以上,水的蒸汽压就明显增大,有关工艺设备的成本也明显增加。相比而言,大部分**热载体(导热油)即使在600ㄈ(315℃)使用,蒸汽压也不会高180psig(13kg/cm2),因而对于高温应用,这种流体更有吸引力。事实上,选择**导热油而不选择蒸汽作为传热介质,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在较低的蒸汽压下即可获得较高的加热温度。在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时,**导热油也有明显优点。有些导热油直到-100ㄈ(-73℃)都可以用泵输送。在即需要低温能力,也需要高温能力的条件下,**导热油是优选择。
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温度成反比的关系。实验证明:某种导热油在操作温度为400℃时,使用寿命仅为3.5个小时;当操作温度为270℃时,使用寿命可达9920.2个小时;而当操作温度将至260℃时,使用寿命长达20222个小时。因此在选择导热油时应考虑即要满足工艺生产对温度的要求,同时又得到导热油长的使用寿命。选择的导热油应该可以**出正常工艺温度的范围内操作。选择导热油的高温能力至少应该比要求的温度范围的高端高50ㄈ(28℃)以提供**,防止导热油过热和降解。只要提供工艺的可能温度,那么在低温段不需要这么大的余量。在比较导热油时,区分倾点和泵吸温度是重要的。倾点是用ASTM方法测定的,是流体被冷却到将容器向一面倾斜也不能流出的温度。但是,对于泵吸性的测定,粘度是评价的主要因素。泵吸温度是指流体粘度达到1000CP的温度。为正常操作条件设计的标准离心泵,当流体粘度**过其较**,流速会明显降低。粘度和热传导系数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文将更详细的讨论。可以设计用于这种系统的泵和加热器旁路循环,但这些设备在粘度太高时,也是无效的。
确定导热油的使用温度范围仅仅是选择导热油过程的起点。为完成选择过程,还要考虑热稳定性、可燃性、腐蚀性、性、工程性质以及成本等其它因素
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很好。导热油作为工业油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
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燃烧,这是导热油系统与水蒸汽系统相比所存在的问题。
但在不发生泄漏的条件下,由于导热油系统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安全性要**水和蒸汽系统。导热油与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相比,在操作温度为400℃以上时,熔盐较导热油在传热介质的价格及使用寿命方面具有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尤其是在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方面。
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GB/T4016-83,导热油又称传热油。英文名称为Heattransferoil,所以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送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导热油作为工业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
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
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燃烧,这是导热油系统与水蒸气系统相比所存在问题。但在不发生泄漏的条件下,由于导热油系统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平安性要**水和蒸汽系统。
由于不平衡轴向力的存在,加重了止推轴承的工作负荷,对轴承转动运行不利,同时轴向
力使轴承向吸入口窜动,造成叶轮与泵体口环摩擦,轴向力使机封动环向静环推移密封弹
簧压力失调,使动静环强行接触,。磨损降低机封使用寿命,同时产生强烈的振动,严重
窜动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法
1.利用叶轮对称性平衡轴向力。
2.改变叶轮形状平衡轴向力。
3.利用止推轴承平衡轴向力
采用平衡装置平衡轴向力。
由于不平衡轴向力的存在,是泵的整个转子发生轴向吸入口窜动,造成振动并使叶轮入口外
援与密封环发生摩擦,严重时使泵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平衡轴向力并限制转子轴向窜动。
因吸排液口压力不同,使得并非完全对称的叶轮两侧所受液体压力不等,从而产生轴向力。
导热油的一系列物理特性,如初馏点、沸点、粘度、蒸气压、流点和等直接决定了导热油品质的优劣,同时对应用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粘度和传热效果直接有关,油的粘度小,油才能流动快,传热效率才能高。每一种流动介质在一定大气下都有一定的沸点,通常导热油是个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并不相同,油组分中沸点与沸点之间的范围称为沸程。沸程越高,油的使用温度也越高。油是否容易起火,可从油的蒸气压大小、闪点、燃点及自燃点高低作出判断。如果油容易挥发成气体,则容易起火。闪点、燃点及自燃点和油的挥发性也有关系。油的气化数量可用油的蒸气压来表示。
温度升高,油的气化量增加,蒸气压随之上升。组成一定的油,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是恒定的。闪点是指油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临近火焰时发出短暂闪火的油温。
某种油的油温升至某一温度,引火后产生不再熄灭的火焰产生这种现象的油温称为燃点。油温升至某一温度与空气接触不需要引火就能自燃,发生自燃的油温称自燃点,如果油的蒸气压小,闪点、燃点、自点高,那么这种油就不易引起火灾。通常油的使用温度在闪点之上,这就要求油不能和明火或花直接接触,但油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自燃点。油的安全性及使用温度和油的初馏点也有一定的关系。一定条件下冷凝管末端流出滴馏出物的瞬间蒸馏温度称为初馏点,这和油中低沸点馏份有关。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使用温度考虑,都希望初馏点高。